站内搜索
首页 >> 专题专栏 >> 清廉国企专栏
廉洁文化丨古诗词里的清廉文化

来源:     发布日期:2023-06-01

  中国诗词传诵千年,浩如烟海的诗词中,廉政诗词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这些带着清廉劝诫、高洁操守的诗句闪耀着正义的光辉,激浊扬清、抨击黑暗、弘扬清廉文化,蕴含着丰富的廉政思想,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是悠久文化历史中的瑰宝。

  墨梅

  元  王冕

  我家洗砚池头树,

  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

  只留清气满乾坤。

  【清廉故事】

  《墨梅》是元代诗人王冕为自己所画的梅花图而题咏的一首七言绝句。为了画得一手好梅花,自己也是天天苦练,池水都被洗黑了,池边的梅树吸吮了池中的墨水,竟然能够朵朵花开淡墨痕。画家王冕并不以鲜艳的颜色争姿斗妍,而只希望给人间留下梅花那极其可贵的清气。这首诗将咏梅花和抒发诗人自己的情怀,十分巧妙地结合在了一起:梅花就是我,我就是梅花。对于作者来说,人和梅花合二为一了,梅花和作者的情操、理想互为表里,融为一体,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态度以及不向世俗献媚的坚贞和纯洁的操守。

  芙蓉楼送辛渐

  【唐】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

  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

  【廉洁故事】

  这是一首送别诗。作于天宝元年(742),王昌龄当时受人诬陷被贬为江宁丞。辛渐是他的朋友,这次拟由润州渡江,取道扬州,北上洛阳。王昌龄在芙蓉楼送别辛渐,托他给洛阳的亲友捎个口信。

  陆机《汉高祖功臣颂》“心若怀冰”,用“冰”来比拟“心”的纯洁;鲍照《代白头吟》“直如朱丝绳,清如玉壶冰”,用“玉壶冰”比喻清白;唐人进一步用“冰壶”比拟做官廉洁。自开元宰相姚崇作《冰壶诫》以来,盛唐诗人如王维、崔颢、李白等都曾以冰壶自励,推崇光明磊落、表里澄澈的品格。王昌龄托辛渐给洛阳亲友带去的口信不是通常的平安竹报,而是传达自己依然冰清玉洁、坚持操守的信念,大有深意。王昌龄曾因不拘小节,被贬谪到岭南和龙标,当时正处于众口交毁的恶劣环境之中。诗人在这里以晶莹透明的冰心玉壶自喻,正是基于他与洛阳亲友之间的真正了解和相互信任,这绝不是洗刷馋名的表白,而是蔑视谤议的自誉,用以表明坚守清廉的心迹。

  赠刘景文

  【宋】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

  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

  最是橙黄橘绿时。

  【廉洁故事】

  此诗是苏轼于宋哲宗元佑五年(1090年)任杭州太守时所作。苏轼在杭州见刘景文时,刘景文已五十八岁。经苏轼向朝廷竭力保举,刘景文才得到小小升迁。不想只过了两年,刘景文就死去了。苏轼感友人人生坎坷遭遇,应当时景色作此诗作。菊花虽已凋谢残落,但在那寒风霜雪中却仍有傲立不屈的菊枝。作者以“菊残犹有傲霜枝”这句诗赞美菊花的傲骨耐寒。以至于后人常常用这一句诗来比喻和赞赏有气节的人风骨凛然、不向恶势力低头的高尚品格。我们的为官从政者也应具备这样的品格。

  竹石

  【清】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廉洁故事】

  这是一首题画诗,题于作者郑板桥自己的《竹石图》上。前两句赞美立根于破岩中的劲竹的内在精神,充分表现了劲竹顽强的生命力和刚毅的性格。后两句再进一层写恶劣的客观环境对劲竹的磨炼与考验,不管风吹雨打,任凭霜寒雪冻,苍翠的青竹仍傲然挺立。诗人郑板桥以君子竹喻己、托物言志,诗人通过吟咏立根于破岩中的劲竹,坚定而含蓄地表达了“清为官、勤为民”的亮节志向和绝不随波逐流的高尚思想情操。

 
 
版权所有:武汉城投房产集团有限公司
公司地址:中国武汉市江岸区青岛路15号 鄂ICP备09025446号
电话:027-82832288 传真:027-82858077 EMAIL:fcjt@whctfcjt.com 邮编:430014

鄂公网安备420102020001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