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口,武汉三镇之一,古时为汉阳府下汉阳县属地,是中国“四大名镇”之一,自古被誉为“楚中第一繁盛处”。近代,汉口于1861年开埠,逐渐建立英、俄、法、德、日5国租界,外商涌入,世界洋行林立,进出口贸易高度繁荣,四处矗立起里哥特式、洛可可式、巴洛克式等欧式建筑,以“东方芝加哥”之称名闻遐迩。现今,作为武汉市现存文物建筑、优秀历史建筑、里份民居保留最为完好、最为集中的区域,北达京汉大道,南抵沿江大道,西起友谊南路,东至黄浦大街,被划为全国首批历史文化街区——汉口历史文化风貌区。

近期,“特种兵”式旅游在网络上热议,武汉更是“特种兵”们光顾的热门城市,汉口历史文化风貌区里多处历史建筑经“特种兵”们打卡“刷爆”各大社交媒体平台,展现了老建筑为武汉市“城市更新年”激发地域经济活力的新气象,其中巴公房子、八七会址、咸安坊等“网红”地标的保护性修缮工作正是出自市城投集团公司所属的房产集团天时公司之手。天时公司作为湖北省唯一一家具有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和文物保护工程施工“双一级”资质的企业,多年来为武汉市的存“物”留“脉”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汉口水塔

修缮信息2016年,天时公司对其进行保护性修缮施工。
地 址湖北省武汉市江汉区中山大道与前进五路交汇处。
建造年代1909年建成。
保护类型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汉口水塔,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破土动工,宣统元年(1909年)竣工,由英国工程师移尔设计监制。原是商办汉镇既济水电股份有限公司宗关水厂的一大配套设施,为正八角形七层建筑:主体六层,其西南突出的楼梯间,上有钟楼,超出主体,为第七层。楼梯间有木制转梯,可登钟楼(瞭望台)。现因水塔近武汉“网红”地点江汉路,是网友打卡照片中的常客。
2016年,天时公司针对汉口水塔外立面前期被后人覆盖的水泥砂浆和涂料粉刷层,首先采取人工轻敲细凿的方式进行清理剥离,尽量避免对建筑造成二次损害;然后采用砖石修复材料,经排盐、旧砖置换、砖面增强修补、表面防渗保护等步骤,对清水墙面进行全面修复,建筑原有色彩、材质、样式得到极大改善,重现了城市的一段斑驳旧事。
德国工部局巡捕房旧址(武汉警察博物馆)

修缮信息2017年,天时公司对其进行保护性修缮施工。
地 址湖北省武汉市江岸区胜利街271号。
建造年代1905年。
保护类型
武汉市优秀历史建筑。
德国工部局巡捕房旧址,距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曾是北洋政府武汉当局“特别区管理局”办公处,现为武汉警察博物馆。该大楼高两层,另建有一钟楼,是一幢具有古典主义殖民时期外廊式建筑。建筑平面布局合理,功能紧凑;建筑的室内外布置和装饰风格庄重、装饰精美、做工考究,具有较高的历史和建筑艺术价值,是近现代的重要史迹和代表性建筑。修缮施工时,原建筑的钟楼已遭改建破坏,无法得知当时塔楼的具体高度,天时公司大量翻阅第一手档案资料、历史老照片,并结合日照情况和照片中塔楼在阳光照射下的阴影推算出楼高,重新恢复其巍峨耸立的钟楼,再现其灵巧飘逸的连续拱结构的走廊,令前来打卡的各位游客即使身在国内,也能观赏到蕴含浓厚中北欧气息的异域建筑。
咸安坊

修缮信息2018年,天时公司对其进行保护性修缮施工。
地 址武汉市南京路与胜利街交汇处。
建造年代1910年建成。
保护类型
武汉市优秀历史建筑。
咸安坊是武汉市的一处近代里份,大体呈四边形,为胜利街、鄱阳街、南京路、北京路所包围,当时属于汉口英租界,入口处为中式月亮门,内部有疏密有致的次巷,坊内的一些住宅突破了中国的传统建筑模式,锐角户型平面、临街山墙处开门等处理手法都得到了运用。它最初是由监利棉商黄少山携家来汉做地产生意时投资兴建,模仿了上海石库门的风格。船王卢作孚、药业大王陈太乙、汉剧演员陈伯华等名人都曾在此居住。完成修缮后的咸安坊,逐渐在网友的“打卡攻略”中占据一席之地。2019 年,天时公司综合运用现代化科技手段,系统性地修复了咸安坊内所有建筑的清水墙面及其他种类的墙面,在加固建筑主体的同时也起到美化作用。对于部分能使用的门窗、楼梯、吊顶、室内装修花饰,组织工匠进行最大化修复还原,再现了充满古典韵味及人间烟火的民国街巷。
保安洋行旧址

修缮信息2020年,天时公司对其进行保护性修缮施工 。
地 址武汉市江岸区青岛路和洞庭街转角处。
建造年代1915年。
保护类型
武汉市优秀历史建筑。
保安洋行,位于江岸区青岛路8号,由景明洋行设计,原属于英商保安保险公司。1915年建成的保安洋行,历经百年沧桑,但却代表着上世纪初中国内陆地区建筑设计与建造技术的最高水准。建筑立面呈三段式构图,半圆形转角楼体,是整个建筑的中心,灰色麻石外墙,墙面浮雕简洁,拱券大门正对十字路口的街心。砂浆粉刷勾勒石材分块造型,营造出建筑厚重的古典主义美感,体现了景明洋行深厚的设计功底。天时公司根据收集到的历史资料,拆除室内外的各种改建,清理墙面上的涂料、外墙粉刷、瓷砖等添加物,最大限度还原建筑历史原貌,并对破损、风化的承重墙体进行加固。保安洋行门楣上原有的英文字样“UNION BUILDINGS”(联合建筑)本在岁月风霜中淡去,天时公司亦在修缮中使用合适配比的水泥沙多次堆砌、精修字型,最终经过凿光、打磨等工序,完成修缮。经过系统化整修,保安洋行恢复如初,蜕变为热门商业酒店,世人也得以全方位欣赏到这处充满欧洲古典风情的建筑。
巴公房子

修缮信息2021年,天时公司对其进行保护性修缮施工。
地 址武汉市江岸区鄱阳街74-86号。
建造年代始建于1901年。
保护类型
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
巴公房子,由原沙俄贵族“大巴公”J·K· 巴诺夫和“小巴公”齐诺· 巴诺夫兄弟出资建造,景明洋行设计,“大巴公房子”建成于 1910 年,“小巴公房子”落成于“大巴公房子”之后。巴公房子顺应地形,形成了一个三角形围合的天井及一个六边形围合的天井,其总体形状与洞庭街、鄱阳街和黎黄陂路形成了独特的“ 五岔路 ”,充分展现了景明洋行灵活多变的设计特色,建筑整体为折衷主义风格。因外形相似,现被网友对标上海武康大楼,假期常有大批游客前来“打卡”留念。
112年间,巴公房子由各国商人、侨民和政要居住的汉口最大高档公寓变换成团结户居民楼,华丽俄式红砖建筑在岁月中被侵蚀,天时公司坚持“安全第一”“修旧如旧”的原则,对其外立面、屋面、门窗、建筑楼梯等细节进行修缮,曾经斑驳,布满青苔藤蔓的危房,经过现代化的处理,完成了各种安全隐患的改善,变得更加适应现代建筑的使用需求,焕发新生。
八七会议会址

修缮信息2022年,天时公司对其进行保护性修缮施工。
地 址武汉市江岸区鄱阳街139号。
建造年代1920年。
保护类型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八七会议会址原是1920年建造的一排西式公寓中的一个单元。馆舍共三层,由基本陈列展厅、辅助陈列室、临时展厅、复原会场和办公用房构成。位于巴公房子对街,同样是游客“打卡”胜地。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紧急会议,史称"八七会议"。毛主席在会上提出了“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著名论断,标志着中国革命理论和理论和斗争方式取得巨大突破,为中国革命找到了正确的方向,指引中国革命走向复兴并逐步赢得胜利。八七会议会址是记录这一历史事件的重要载体,见证了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次伟大的转折,在进行党史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天时公司秉承“修旧如旧”的修缮理念,充分利用文物建筑修缮的丰富经验和精湛技艺,尽遣能工巧匠组建施工团队,让老建筑重现历史风貌。
汉口中华全国总工会旧址纪念馆

修缮信息2022年,天时公司对其进行保护性修缮施工。
地 址湖北省武汉市江岸区友谊街16号。
建造年代1926年10月,中华全国总工会由广州迁至武汉。
保护类型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湖北省第一批不可移动革命文物。
武汉是中国工人阶级登上政治历史舞台最早的地区之一,也是中国现代工人运动的重要发源地。而位于江岸区友益街上的汉口中华全国总工会旧址、湖北全省总工会旧址目击了这段中国工人运动的光辉历史,也见证了中国革命史、中共党史。两栋建筑均为意大利古典复兴建筑风格,始建之初为武汉中药老字号叶开泰家族公馆,经修缮,现已成为必打卡的武汉红色旅游经典景点。天时公司根据这栋重要革命旧址原设计者于1927 年发表的设计文稿中有关设计思想的阐述,按图索骥,结合文物现状,完成了结构加固、本体维修、环境整治、白蚁消杀、安防、消防设施设备设置等工作。在保持内部结构布局不变的同时,恢复了建筑历史外观及山花、壁炉等建筑元素细节的原有形制,使老建筑历经百年再现峥嵘,成为后辈缅怀革命先烈的红色圣地。
文保建筑修缮和历史风貌区修缮是城市更新中的文化属性最高、技术标准最严、施工难度最大的一类,天时公司深耕文保修缮领域多年,实施了黄鹤楼、晴川阁、古琴台等多个地标性文保建筑及昙华林、斗级营、咸安坊等历史风貌街区的保护性修缮工作,在管理机制、技术储备、施工团队等方面具备明显的优势。未来,天时公司将持续紧密结合自身优势与政策导向,立足“文保修缮”的小众精细,紧跟“城市更新”的发展趋势,把握历史机遇,将其形成新的爆发增长点,积极为市城投集团公司的高质量发展谱写新篇章,为推进英雄城市建设的结构调整优化和品质提升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