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汉口友益街上,看似平常的两栋房子,曾是武汉百年老字号叶开泰家族公馆,也曾是老一辈革命家开展工人运动的指挥中枢,大革命时期全国工人运动中心。经武汉城投房产集团所属天时建筑公司匠心修缮,11月17日,重焕光彩的汉口中华全国总工会旧址纪念馆向市民开放。
抽丝剥茧 建筑结构全面加固
纪念馆由中华全国总工会旧址、湖北全省总工会旧址和刘少奇同志旧居三栋老建筑组成,总建筑面积3160平方米。其中,中华全国总工会旧址、湖北全省总工会旧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刘少奇同志旧居为武汉市文物保护单位,此次实施修缮中华全国总工会旧址和湖北全省总工会旧址均有100余年历史。
负责修缮的武汉城投房产集团所属天时建筑公司项目团队年初项目进场时发现,建筑曾作为多个单位的办公场所,经过多次加建改建。修缮初期拆去整个屋面的加建层和回廊封闭隔墙,墙内遍布老建筑最怕的白蚁,两排屋架几乎都被吃光。

天时建筑公司在文保历史建筑修缮方面有丰富经验,昙华林历史街区、中共五大会址、巴公房子等一系列历史建筑都曾在天时工匠们手下重获新生。但在修缮汉口中华全国总工会旧址过程中,天时公司依然碰到不少难题。例如施工团队发现一面山墙墙体到处裂缝,内部的砖已经到了可以徒手掏出来的程度。天时公司历来遵循‘修旧如旧、最小干预’的修缮原则,施工团队不可能将墙体整个推倒,但现状又根本无从下手,施工团队只能暂时停工论证寻求解决方案。仅为这面山墙的加固就召开十余次专题会,会上也曾经有人提出将整面墙推倒重建的方案,但一句“这不是修缮,是破坏文物”的声音很快将这个方案否掉。最终,施工团队选择了最费时费力的“笨方法”:在地勘证实房屋地基稳固的前提下,先采用先钢筋网固定墙体,对穿螺丝加固,裂缝处灌注混凝土,门窗洞口进行钢板加固……给房子造了一副钢铁‘骨架’,从根本上增加建筑的整体性和耐久性,在抗震性能上也能满足其作为展览馆的使用需求。
对屋面系统,天时公司采取揭瓦落架的修缮方式,将原有屋面瓦拆除归堆,糟朽的屋架结构逐一替换加固,再安装上逐片清洗后的瓦片,保证屋面结构的承载力;修缮同时,天时公司还请专业人士对房屋的屋面、屋架、檩条进行了防白蚁处理。
修旧如旧 匠心重现建筑之美
纪念馆东楼是个三层平顶建筑,天时公司揭开加盖的屋面后,一块被掩盖几十年的屋顶山花重现天日,但山花出现了大面积残破。修缮团队通过查询数十年前的档案和影音资料获取了建筑的原始面貌,请工匠对缺失的部分用翻模和手工堆砌雕刻等等方式,重现了精美的装饰雕花部件。

纪念馆的修缮过程如开盲盒,修缮团队在西楼发现12个四种颜色瓷砖装饰的壁炉,但不少瓷砖已经脱落缺失。修缮团队通过研究瓷砖后的标记,发现原瓷砖是百余年前从比利时进口,早已无法重新生产。为此,修缮团队带着样品专程赶赴景德镇找老师傅按原工艺烧制了一批,尽管每个颜色遗失的面砖数量不多,但全部经过制模、开窑,烧制等工艺精心制作。最终,天时公司在尽量保留壁炉原有旧瓷砖的基础上,对缺失的部位进行了精心复原。同时,修缮团队还用一个多月时间还原了壁炉架的原木色基底。通过雕刀一点点凿,清理了四五道油漆才显出本色。一个壁炉,最扎实的木工师傅也需要花费一周时间,才能最后显现出原有木质构件精美的纹理。

阳光之下,纪念馆西楼的清水墙外墙有种素面朝天的美,简单的美却来得大费周章。天时公司对于外墙经历百年风雨侵蚀的风化开裂病害,拿出了一整套十多道工序的修复专项方案;可要达到“修旧如旧”,使建筑回复百年前的风采,依然有不小难度。修缮团队发现黑白历史照片很难把握清水外墙最初灰色的深浅。不仅如此,砖墙勾缝的宽窄多少,砖块颜色的深浅几何都要把握的非常精准,既不能太新,也不能太旧。为此,天时公司请来文保专家指导,反复打样板做实验探索,既不能太新、太现代,也不能太旧。经过数十次反复试验,最终样式才得到专家和业主的认可。
天时公司团队修缮过程中发现旧址历史也有过维修过的痕迹,但以往那种维修只是“头疼医头、脚痛医脚”。这次的全面修缮相当于给病人做了一次大手术,予以精心维护,三五十年都不会出现问题。
(综合管理部供稿)